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黨建工作>>發展教育>>正文

常用“四鏡”嚴律己

時間:2016-04-07 作者:  點擊:[]

    

 

    “觀于明鏡,則瑕疵不滞于軀。”古人常以鏡為喻,用來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今天的黨員幹部則不妨用好望遠鏡、顯微鏡、穿衣鏡、反光鏡這“四面鏡子”。
  常用“望遠鏡”視大局、明方向。權力非藥卻能迷醉心魂、利欲無牙卻能吞噬理想、金錢無手卻能推人堕落。對于黨員幹部來說,如若不能看清政治方向、涵養大局意識,必然會犯錯誤、摔跟鬥,甚至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周永康、令計劃、徐才厚等人落馬,就是前車之鑒。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常用“望遠鏡”看遠一些、看深一層,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從嚴修身、律己、用權,多一份榜樣示範的自覺;站在大局全局的高度從實謀事、創業、做人,少一點政績工程的沖動。
  常用“顯微鏡”看細節、管小節。“夫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聖人存戒”。黨員幹部很容易成為被拉攏腐蝕和“圍獵”的對象,一旦把持不住,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南京大學曾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貪官往往是被“三句話”攻破心理防線的:“小意思,不會有事的”“看某某領導收的更多,這點錢算什麼”“我并不需要你做什麼違法或者超越職權的事,隻是想請你多關照一下”。因此,黨員幹部應當自覺置身于“顯微鏡”之下,從思想深處查找自身不足,确保把毛病治在平時、把問題改在當時、把律己嚴在每時,遠離“小圈子”“小兄弟”“小動作”,從嚴抓好細節、管住小節。
  常用“穿衣鏡”觀容顔、正形象。有句話說得好,自己滿臉髒東西,怎麼号召人家講衛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周恩來同志曾說:“一個合乎時代要求的政黨或團體的反省功夫,如果能認真到這樣,那這個政黨或團體就一定成功。”黨員幹部應每天用反省這面“穿衣鏡”照照,看看自己的衣冠正不正、容顔好不好、精神爽不爽,瞧瞧守紀嚴不嚴、幹事實不實、做人真不真。這樣才能始終把嚴守紀律、遵守規矩視為生命、挺在前面,保持襟懷坦蕩、光明磊落、無私無愧。
  常用“反光鏡”察诤言、納監督。對于黨員幹部來說,如果沒有監督的警醒,就如沒有反光鏡的汽車難免會出車禍一樣,很容易出問題。“聽于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黨員幹部踐行三嚴三實,不是關起門來自我欣賞,而要把群衆雪亮的眼睛作為“反光鏡”,把監督當作一種關心愛護,把接受監督看作一種政治要求、變成一種自覺行動。相反,絕不能把上級監督視為對自己不信任、把同級監督看成是和自己過不去、把下級監督當作是對自己不尊重。唯有如此,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該改的地方抓緊改,該治的病抓緊治。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雖說黨員幹部不是聖人,但也非平常之人。我們常說,共産黨人是由特殊材料做成的。這個特殊材料,就潛藏着比常人做得更好的密碼。常以“四鏡”自省自警,力求德高于世,行高于人,我們才能無愧于百姓矚望的目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