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培養目标
開設輔修專業,讓學有餘力、對物理學有興趣的學生在完成主修專業課程學習任務的同時,修讀物理學專業課程,掌握物理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培養适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複合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要求
修讀輔修專業學生應修滿25學分。課程包括:
(1) 必修課:必修課開設5 門,共17學分。
(2) 選修課:選修課開設14門,至少選修8學分。
三、時間安排
修讀輔修專業學生應在三年内(第二學年至第四學年)修滿學分,如第四學年尚未完成教學計劃的,可延長一年學習時間。
四、課程設置及教學安排
物理學輔修專業教學計劃表
課程性質
|
課程類别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學時類型
|
考核方式
|
開課學期
|
周學時
|
備注
|
講授
|
實驗
|
課
外
|
學科主幹課
|
電動力學
|
4
|
72
|
72
|
|
|
試
|
5
|
4
|
|
學科主幹課
|
理論力學
|
4
|
72
|
72
|
|
|
試
|
5
|
4
|
|
學科主幹課
|
近代物理實驗
|
1
|
36
|
|
36
|
|
查
|
5
|
2
|
|
學科主幹課
|
熱力學統計物理
|
4
|
72
|
72
|
|
|
試
|
6
|
4
|
|
學科主幹課
|
量子力學
|
4
|
72
|
72
|
|
|
試
|
6
|
4
|
|
選修(專業方向)
|
模塊一(限選課)
|
固體物理學
|
2
|
32
|
32
|
|
|
試
|
6
|
2
|
模塊一、二、三任選一類,選修課至少選修8個學分
|
物理學史
|
2
|
32
|
32
|
|
|
查
|
6
|
2
|
多媒體體作
|
2
|
32
|
32
|
|
|
|
6
|
2
|
模塊二(限選課)
|
計算物理
|
2
|
32
|
20
|
12
|
|
查
|
7
|
2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
|
2
|
32
|
32
|
20
|
12
|
查
|
6
|
2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
2
|
32
|
32
|
20
|
12
|
查
|
6
|
2
|
模塊三(師範類)
|
物理學科教學理論與方法
|
2
|
36
|
30
|
6
|
|
試
|
5
|
3
|
物理學科教學技能訓練
|
3
|
54
|
36
|
18
|
|
查
|
4-6
|
2
|
教育心理學
|
2
|
36
|
30
|
6
|
|
試
|
3
|
2
|
教育學基礎
|
2
|
36
|
30
|
6
|
|
試
|
4
|
2
|
教師道德與專業發展
|
1
|
18
|
12
|
6
|
|
查
|
2
|
2
|
專業任選課
|
微波技術
|
1
|
18
|
18
|
|
|
查
|
7
|
4
|
單片機原理
|
1.5
|
30
|
18
|
12
|
|
查
|
7
|
4
|
結構與物性
|
1
|
18
|
18
|
|
|
查
|
7
|
4
|
數椐通信與網絡
|
1.5
|
30
|
18
|
12
|
|
查
|
7
|
4
|
合 計
|
|
2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