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業

當前位置: 首頁>>招生就業>>招生信息>>正文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湖南省一流專業

時間:2021-06-21 作者:  點擊:[]


 

1.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代碼:080202

13044永利集团教學實驗樓

2.      專業簡介:

2.1   曆史沿革

77779193永利于1958年建校時即開設機械專業,1977年恢複辦校時設立農機修造專業,2013年開始招收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2020年相繼入選為湖南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依托專業、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專業生于貧瘠,長于艱難,成于奮鬥,立于創新,在專業變遷過程中,形成了光榮的辦學傳統,湧現出一批以全國優秀教師丁其敏、湘西州政協主席劉昌剛為代表的優秀師生校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機械專業構建了“理工一體,德業二修,育人三全,面向四得”的新時期新工科培養模式。

2.2   師資隊伍

現有專任教師3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教師中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的15人,其中包括全國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入選者1名,湖南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名,湖南省芙蓉教學名師1名,湖湘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入選者1名,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4名,湖南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1名。另聘請高級工程師5名為客座教授。

2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與兄弟院校同行交流

2.3   培養目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機械專業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智能裝備及其他通用機械工程裝備為背景,圍繞機械設計、制造、運行控制、維修到生産過程管理開展教育工作,立足武陵山片區,面向湖南,輻射全國,旨在為機械工業輸送一批基礎紮實而又富有探索創新、作風紮實而又善于溝通交流、做事踏實而又敢于開拓進取的複合型人才,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2.4   教學平台

1)建有3個省級教學中心(“力學與工程”湖南省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湖南省機械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湖南省物理與電子工程創新創業教育中心)、1個省級研究生培養基地、1個省重點實驗室(礦物清潔生産與綠色功能材料開發)、2個校企聯合實驗室(77779193永利-粵嵌衆創空間、松果機器人校企聯合實驗室)。

2)注重校企協同育人,突出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湖南湘電長沙水泵有限公司、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航天特種車有限責任公司、吉首長潭泵業有限公司、湖南方彥半導體有限公司、湖南達時精密塑膠模具有限公司、湖南安得建築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學生實踐基地。

3.1智能機器人訓練實驗室3.23D打印實驗室3.3流體與液壓實驗室

2.5   畢業和學制要求

學制:4 年,學生可在 36 年内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2.6   學生活動

學生的活動豐富多彩,形成了鮮明的特色。黨建活動有特色,黨建“七彩工程”被《中國教育報》宣傳報道;志願服務活動有特色,組織開展“萬人走進武陵山”、“大學生暑期三下鄉”、“三月雷鋒行”等活動,小桔子陽光成長志願服務團隊榮獲2020年湖南省優秀縣級七彩假期志願團隊;社團活動有特色,利用課餘時間,創造性開展理論教育、科技創新、文化體育比如5.25心理健康活動、經典閱讀活動、籃球賽等活動,為大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間和舞台,《湖南日報》《中國青年網》等媒體對學生活動進行報道;學科競賽活動有特色,學院學生在在第五屆湖南省 “ 互聯網 +”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湖南省高教主賽道創意組一等獎,榮獲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力學競賽等專業競賽省級一等獎十餘項;成長輔導活動有特色,Sunshine特色成長輔導室建設獲批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和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項目,《光明日報》對學生陽光輔導相關活動進行了報道。

4 學生活動集錦

2.7   師生和專業榮譽

近五年,本專業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科研和競賽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

1)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項;國家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1項,省級教學競賽一等獎1項;省級以上教改項目16項,其中國家級教改項目4項。

2)獲國家自科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SCI論文四十餘篇;獲批省級以上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9項,其中國家級7項。

3)學生學科競賽成績優異,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省級及以上獎勵5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勵9項,多次在湖南省互聯網+、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大賽、力學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5 師生教學與專業競賽獲獎集錦

2.8   就業和考研

大國重器,制造為本。機械專業具有地域廣、方向寬、可持續性強的就業特點,心懷遠方則可北上廣深一展宏圖,情系故土則可紮根地方振興家鄉;本專業學子可從事航空航天、交通運載、重工輕工等領域相關研發、設計、售後、銷售、管理相關崗位,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一直名列前茅。本專業校友遍布三一重工、中聯重科、上海通用、中車集團、東方航空、楚天科技、景嘉微、華為等龍頭企業或上市公司;本專業每年考研升學率約20%,衆多學子踏上了國防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湖南大學等高等學府繼續研究生深造之路,讓那些夏天曾經沉澱的夢想伴随風雨湖畔的荷花一起綻放。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