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

當前位置: 首頁>>學科建設>>格緻大講堂>>正文

學術沙龍:聲光人工微結構物理研究進展

時間:2016-03-31 作者:  點擊:[]

    

 

研讨會主題:聲光人工微結構物理最新研究進展

 

時間:201641日星期五,15:00

地點:總理樓4樓研究生學術沙龍

主辦單位:3044永利集团、科技處、研究生處

邀請人:趙鶴平 教授

主持人 劉正猷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專家;武漢大學二級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者;201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現任武漢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發表論文一百多篇,包括Science 1篇,PRL 11篇。研究成果曾入選Physics Web 2000年物理學10大研究亮點(Research Highlights)、Nature Physics Portal研究亮點(Research Highlights)以及Physical Review Focus等。論文Google Scholar引用總數超過4000次,單篇引用最高超過1000次,10篇引用超過百次。研究方向為人工微結構物理。

 

報告專家:

盧明輝,南京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獲全國百優博士論文,同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3年入選國家特支計劃中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計劃2014年獲批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2015年入選國家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為人工微結構物理,發表論文100餘篇,被國際國内同行引用兩千餘次,其中他引1516, H-index18;發表文章包括Nature Mater. 2篇,Science 1篇,Phys. Rev. Lett. 4 篇,Mater. Today 1篇, Phys. Rev. B, 3 篇, Appl. Phys. Lett. 8篇, J. Appl. Phys. 6篇。其中研究成果在聲子晶體中實現聲波雙負折射入選2007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報告題目:“Novel Acoustic and Optical Effects in Artificially Microstructure Materials of Phononic Crystals and Photonic Crystals”

鮑明,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長期從事聲與振動信号處理模型、目标檢測識别跟蹤算法及應用系統、雙耳聽覺認知機理及模型、新型傳感器件研制及應用模型等領域研究。擔任計算機學會無線傳感網絡分會專家委員,傳感網絡标準委員會委員。報告題目:物理信息功能感知機理、模型及器件研究

蔡飛燕,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一項(已結題),面上項目一項,同時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等項目的研究。現階段的主要研究興趣為:基于複雜(人工)聲場的微納顆粒操控、聲微流控等。報告題目:基于人工調制聲場的微納顆粒操控

其他參會專家:

賈晗,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

陳志菲,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

關閉